• 历史人物故事故事
  • 历代皇帝列表
  • 史学苑
  • 三皇五帝
  • 春秋五霸
  • 战国七雄
  • 首页
  • 历史小故事
  • 历代皇帝故事
  • 战争故事
  • 文化故事
烟云往事历史网-中国历史_盛唐历史事件_历史人物故事_中华五千年历史朝代故事_历史风云网
烟云往事历史网传播中国历史文化,讲述中华五千年重大历史事件及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故事,以历史大事年表为主线,一览大秦、强汉及盛唐等各个历史朝代统治下国君、百官、将军、平民、军事家、名人及英雄传记故事。烟云往事,不一样的上古时期神话传说,夏商周春秋战国列国战争史,秦汉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史,隋唐宋元明清历代皇帝将相及平民生活文化史。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搜索选项:

  • 搜标题
  • 搜全文
  • 搜作者
建炎南渡北宋历史南宋历史盛唐烟云五胡乱华秦时明月封狼居胥京华烟云靖康之耻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商鞅变法东周列国志
  • 首页
  • 上古
  • 夏朝
  • 商朝
  • 西周
  • 春秋战国
  • 秦朝
  • 汉朝
  • 三国
  • 魏晋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宋朝
  • 五代
  • 塞北三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古代史
  • 近代史
  • 世界史
  • 野史故事
  • 民间故事
  • 神话故事
  • 成语故事
  • 党史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近代史

岁寒三友是指:粟裕谈“让司令”:并非谦虚 为作战指挥上便利

粟裕谈“让司令”:并非谦虚 为作战指挥上便利

主题:岁寒三友是指,粟裕,陈毅,近代史历史故事

2018-03-28

来源: 中国历史网

作者: 鞠开

作者:鞠开

编辑: 历史的天空

所属栏目: 近代史历史故事

Tags

    粟裕 | 陈毅 |

岁寒三友是指

粟裕谈“让司令”:并非谦虚 为作战指挥上便利

粟裕 资料图

  最近不少媒体刊发的文章、播放的节目,都谈及了粟裕让司令的事,对这一段历史的记述有些出入,在此作些补充和说明。

  粟裕让司令的事,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军内、党内、民间传为佳话,成为美谈,越传越广,越传越深入人心。开始,在华中,后来在华东,到后来,传遍全国,乃至全世界。有的写文章宣传,有的写诗词歌颂。都说他谦虚谨慎。我认为,在他身上是具备了这方面优秀品质的。然而,在让司令的问题上,他可不是为了谦虚谨慎。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粟裕曾对他的夫人楚青同志说过,我让司令不是为了谦虚谨慎,是为了作战指挥上的便利。粟裕认为,战争是要冒一定风险的,作为军事指挥员,战前一方面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打无把握之仗,另一方面,又不能过于谨慎,不敢用奇兵,打不了胜仗的。粟裕还说,有人说诸葛亮是军事家,我不这样认为,他只能算是一位政治谋略家。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即使按《三国演义》的描写,他主要打过两次胜仗,也就是两把火“火烧新野、火烧赤壁”。而后一把火还是周瑜烧的。六出祁山,当时,魏强蜀弱,而他采取正面推进造成了相持局面,不敢迂回,不敢包围,怎么能以弱胜强呢?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诸葛一生惟谨慎,他就是吃了过于谨慎的亏,不敢用奇兵,打了败仗。那么,粟裕作战指挥方面有什么不便利的问题存在吗?客观方面的因素是有的,这里谈两件事。

  1、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合并的时候,粟裕对山东部队的情况不熟悉,对山东干部的情况不熟悉,山东的老资格又多,战役指挥中会不会遇到一些阻力,他是有想法的。在山东部队中就出现过不服从命令听指挥的问题。有这么一位纵队司令员,就是因为抗上,无组织、无纪律、不执行命令,仗就没有打好,造成部队很大伤亡。打济南战役前,曲阜会议上,毛主席来电报撤他的职,他痛哭流涕地检讨,要求给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陈(毅)、饶(漱石)、粟(裕)、谭(震林)保了他,联名发电报给毛泽东,要求给他一个机会,毛泽东采纳了陈、饶、粟、谭的意见,才未撤他的职。这位纵队司令员的书面检讨,粟裕批了长期保存。以此作为铁证。

  2、事实上,在粟裕的战役指挥中,也遇到了类似上述的情况。孟良崮战役前,粟裕给下面下令调整部队的部署时,某纵队司令员就显得不耐烦,就在电话里同粟裕讲价钱,说什么你们在上面只会动嘴皮子,不知道下面的苦楚。陈毅和谭震林在旁边下围棋,陈毅边下围棋,边关注粟裕同下面的通话,电话里听到对方说话声音很大,他感到情况不妙,马上就从粟裕手中接过电话机,同对方说:怎么?粟司令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我们是经过研究决定的,你们就不要再讲什么价钱了。经过陈毅电话上这么几句话一说,对方马上就不吭声了,发生的问题也就解决了。这就说明,华野不能没有陈老总,有陈老总在,事情就好办,都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粟裕的战役指挥就会畅通无阻。

  随着一个一个战役的不断胜利,粟裕的威望也就越来越高了,尽管如此,面对上述两种情况的出现,粟裕的思想顾虑还是有的。他不是怕谁不听他的指挥,有碍他面子上过不去,他是考虑到,战役指挥中要经常发生卡壳的事情,对战役胜利不利啊!没有丝毫个人打算啊!所以粟裕一而再,再而三的让司令完全是为了战役指挥上的便利。在粟裕看来有陈老总为他坐镇、压阵、撑腰,他什么顾虑也没有了。正因为如此,粟裕不愿意和陈毅分开。这里我举三个例子。

  一九四七年的七月分兵,毛泽东要粟裕带六纵(王必成纵)去鲁西南,同已在鲁西南的陈(士渠)、唐(亮)部队会合,统一指挥这六个纵队。粟裕要和陈毅分开了,粟裕当即向毛主席发电报请求,他说:这六个纵队是华东的主力,必须有陈毅同志亲临指挥。中央同意了粟裕的请求,他是同陈毅一起去鲁西南的。粟裕为什么提出这个请求,就是为了战役指挥上的便利。正是因为有陈老总在,才有作战指挥上的便利,才打了一个沙土集战役的胜利。

  一九四八年四月二十五日,粟裕随同陈毅同志到西柏坡向党中央,毛主席汇报:一、四、六三个纵队暂不下江南的问题。汇报结束后,毛主席对粟裕说,以后华野就由你来搞,陈毅同志要到中原去。粟裕立即请求说,陈毅同志无论如何不能离开华野,华野不能没有他。毛主席说:那边必须陈毅同志去。粟裕又请求说,如果陈毅同志必须去中原,华野也依然要由陈毅同志兼司令和政委的职务,当时毛主席同意了粟裕的请求。粟裕为什么又要这样说呢?还是为了作战指挥上的便利。

  为了保证淮海战役的胜利,淮海战役发起前,粟裕于一九四八年十月三十一日电报中央军委建议:“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中央军委采纳了粟裕的意见,粟裕认为这就从组织领导上明确了两大野战军在一个战场上进行战役协同。粟裕主动提出陈、邓统一指挥还是为了指挥便利的问题。

  上面的三个例子已经做了很明确的回答,大家就会理解到粟裕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出让司令的本意了。陈毅资格老威望高,粟裕又会打仗,毛主席取他俩的长处,把他二人配在一起,绝妙。

岁寒三友是指

烟云往事历史网-中国历史_盛唐历史事件_历史人物故事_中华五千年历史朝代故事_历史风云网

烟云往事历史网-中国历史_盛唐历史事件_历史人物故事_中华五千年历史朝代故事_历史风云网

标签:粟裕, 陈毅, 岁寒三友是指

转载请注明来自烟云往事历史网-中国历史_盛唐历史事件_历史人物故事_中华五千年历史朝代故事_历史风云网,链接:http://www.wangshiyan.com/ls/52439.html

相关文章推荐

37年党组织为何否决陈毅与中国首位女将军婚事

陈毅曾为何事要撤职查办王必成 粟裕改为留职检查

46年陈毅粟裕之争是怎么回事毛泽东如何“摆平”

细数开国元帅的入党历程:陈毅最初为何不愿入党?

抗战时期陈毅曾被何人当成“叛徒”吊打四天四夜

陈毅在何战役中支持粟裕:反正我经常反对主席

上一篇:蒋介石曾教训哪位国军名将:不要老逃跑 名誉要紧

下一篇:皖南事变后蒋介石劝降叶挺:跟我走 不然你就完了

分享到:
45.2K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中国近代史栏目讲进中国近代历史事件及悲壮的人物故事。《中国血泪史》 从鸦片战争,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将近一个世纪的悠悠岁月,留下了太多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这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民国中期是中华民族最具历史性的转变期,涌现出了许多爱国的人物英雄。(关键词:近代历史事件,近代历史人物,中国近代历史小故事,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近代史不平等条约)

近代史历史故事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跪求评论~

Close

经典历史分类:历史人物故事

  • 粟裕
  • 陈毅
  • 慈禧
  • 历史杂谈
  • 抗战史
  • 成语故事
  • 武则天
  • 朱元璋
  • 诸葛亮
  • 曹操
  • 秦始皇
  • 历史人物故事
  • 刘备
  •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
  • 抗战
  • 刘邦
  • 皇帝
  • 中国近代历史故事
  • 中华五千年历史故事
  •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故事
  • 世界历史
  • 日本
R

鞠开的其它文章

国共内战哪次战役令粟裕最紧张:7天7夜忘吃饭

国共内战哪次战役令粟裕最紧张:7天7夜忘吃饭

粟裕资料图提出同国民党军决战1948年11月8日早晨,粟裕给毛泽东主席发电报,提出以徐州为中心和国民党军..

T

「 近代史 」热点历史文章推荐

37年党组织为何否决陈毅与中国首位女将军婚事

37年党组织为何否决陈毅与中国首位女将军婚事

陈毅资料图“儒将”陈毅:情天恨海坎坷路陈毅是十大元帅里的才子,差点成为一个大文豪,所..

毛泽东曾为何事脱下帽子向许世友连鞠了三躬?

毛泽东曾为何事脱下帽子向许世友连鞠了三躬?

毛泽东与许世友资料图许世友被囚禁,躺在窑洞里的石炕上,因恼火,一连几个整夜未能睡着,刚一合眼,..

中原大战冯玉祥“神比喻”壮胆“害死”手下总司令

中原大战冯玉祥“神比喻”壮胆“害死”手下总司令

冯玉祥资料图日本名医矢原谦吉,民国时期曾在北京悬壶济世。由于医术精湛,得以结交京城许多名流商贾..

外来和尚好念经:李鸿章论晚清外聘洋员

外来和尚好念经:李鸿章论晚清外聘洋员

于外来和尚自身而言,要真正念好经,除真材实料之外,尚需懂得火候、分寸。多数洋员不安于位、或难安..

皇帝为何不用美貌的宫女伺候而非要用太监呢?

皇帝为何不用美貌的宫女伺候而非要用太监呢?

太监也称作宦官,是古代封建王朝特有的产物。不过,这也并非是所独有,世界上的很多都曾经有过。大家..

分庭抗礼的故事

分庭抗礼的故事

“分庭抗礼”这则成语的“抗”原作“伉”(kang),是对等、相当的意思,表示宾客与主人分处庭中两旁,..

LOGO图标
返回顶部

中国历代皇帝故事

  • 三皇五帝
  • 夏商周皇帝
  • 秦朝皇帝
  • 汉朝皇帝
  • 两晋皇帝
  • 南北朝皇帝
  • 隋朝皇帝
  • 唐朝皇帝
  • 五代十国皇帝
  • 宋朝皇帝
  • 元朝皇帝
  • 明朝皇帝
  • 清朝皇帝

精品历史栏目

  • 传统节日
  •   
  • 对联故事
  •   
  • 文化常识
  •   
  • 文化典故
  •   
  • 文化名人
  •   
  • 廉政故事
  •   
  • 科学技术
  •   
  • 风俗禁忌
  •   
  • 十二生肖故事
  •   
  • 人之初的故事
  •   
  • 孙子兵法全文
  •   
  • 文史疑案
  •   
  • 才女爱情故事
  •   
  • 天朝落日

历史朝代 + 历史故事 + 战争故事

  • 上古历史
  • 夏朝历史
  • 商朝历史
  • 西周历史
  • 春秋战国历史
  • 春朝历史
  • 汉朝历史
  • 三国历史
  • 魏晋南北朝历史
  • 隋朝历史
  • 唐朝历史
  • 五代十国
  • 宋朝历史
  • 塞北三朝·辽·金·西夏
  • 元朝历史
  • 明朝历史
  • 清朝历史
  • 民国往事
  • 古代史
  • 近代史
  • 世界史
  • 史学苑
  • 民间故事
  • 神话故事
  • 成语故事
  • 党史故事
  • 中国野史故事
  • 古代战争故事
  • 近现代战争故事
  • 世界战争故事
  • 抗日战争故事
  • 抗美援朝
  • 自卫反击战

声明:本站所收录的文章部分来源互联网,只提供给历史爱好者阅读,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盛唐烟云 | 历史风云 | 烟云往事历史网(www.wangshiyan.com) Copyright © 2016-2018   闽ICP备15010844号    QQ:1614644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