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人物故事故事
  • 历代皇帝列表
  • 史学苑
  • 三皇五帝
  • 春秋五霸
  • 战国七雄
  • 首页
  • 历史小故事
  • 历代皇帝故事
  • 战争故事
  • 文化故事
烟云往事历史网-中国历史_盛唐历史事件_历史人物故事_中华五千年历史朝代故事_历史风云网
烟云往事历史网传播中国历史文化,讲述中华五千年重大历史事件及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故事,以历史大事年表为主线,一览大秦、强汉及盛唐等各个历史朝代统治下国君、百官、将军、平民、军事家、名人及英雄传记故事。烟云往事,不一样的上古时期神话传说,夏商周春秋战国列国战争史,秦汉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史,隋唐宋元明清历代皇帝将相及平民生活文化史。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搜索选项:

  • 搜标题
  • 搜全文
  • 搜作者
建炎南渡北宋历史南宋历史盛唐烟云五胡乱华秦时明月封狼居胥京华烟云靖康之耻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商鞅变法东周列国志
  • 首页
  • 上古
  • 夏朝
  • 商朝
  • 西周
  • 春秋战国
  • 秦朝
  • 汉朝
  • 三国
  • 魏晋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宋朝
  • 五代
  • 塞北三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古代史
  • 近代史
  • 世界史
  • 野史故事
  • 民间故事
  • 神话故事
  • 成语故事
  • 党史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近代史

汉朝的皇后:蒋介石曾教训哪位国军名将:不要老逃跑 名誉要紧

蒋介石曾教训哪位国军名将:不要老逃跑 名誉要紧

主题:汉朝的皇后,汤恩伯,蒋介石,国民党,近代史历史故事

2018-03-28

来源: 中国历史网

作者: 一点资讯·快哉风

作者:一点资讯·快哉风

编辑: 历史的天空

所属栏目: 近代史历史故事

Tags

    汤恩伯 | 蒋介石 | 国民党 |

汉朝的皇后

  核心提示:渡江战役前夕,汤恩伯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负责南京防卫,1949年4月,汤恩伯弃守南京,5月失守上海。蒋介石再也无法容忍,当面教训他说:“不要老逃跑,名誉要紧。”

蒋介石曾教训哪位国军名将:不要老逃跑 名誉要紧

汤恩伯 资料图

  国军上将汤恩伯是个极其复杂的人物。

  一方面,他运气奇好:蒋介石的黄埔嫡系,最信任的心腹将领,手握重兵,抗战中号称“中原王”;一方面,他名声奇差:被河南老百姓贬为“水旱蝗汤”,出卖恩师陈仪,连妻子都弃他而去。

  汤恩伯的军事能力如何?也是极其复杂:日军称他骁勇善战,解放战争却是常败将军,蒋介石更是多次骂他不知羞愧。

  一、

  抗战时期,汤恩伯是侵华日军非常重视和忌惮的国军名将。

  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评价道:“我任第十一军司令官时,曾与汤恩伯两次交锋,再综合其他情报来看,他是蒋介石麾下最骁勇善战的将领,襄东会战时,我第十一军曾猛攻敌正面的一角,汤恩伯则亲率主力向这一角反击,并乘隙使我主力陷入重围,受到歼灭性打击。”

  抗战中,日军固执的认为,中国之所以还能抵抗,蒋介石之所以不投降,因为其依仗的中央军主力始终健全,而中央军主力中,战斗力最强的就是汤恩伯部。

  但是,汤恩伯打仗不说多勇猛,但他在保存实力方面非常有心得,一旦敌军形成包围圈,立刻能机警果断的脱离,始终让日军无法得逞。在敌强我弱的抗日战场上,这是很难做到的,而日军始终吃不掉国军主力,就始终摆脱不了中国战场的大泥潭。

  不管怎么说,汤恩伯在南口血战、鲁南会战、台儿庄会战等战役表现出色,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贡献不可磨灭。

  二、

  汤恩伯的“骁勇善战”从1947年就变成“屡战屡败”。

  1947年3月,汤恩伯任第1兵团司令攻击山东解放区,因为指挥重大失误,导致张灵甫的整编第74师在孟良崮战役被歼灭,战后蒋介石大怒将汤解职处分,后复职任徐州绥靖主任。

  渡江战役前夕,汤恩伯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负责南京防卫,1949年4月,汤恩伯弃守南京,5月失守上海。蒋介石再也无法容忍,当面教训他说:“不要老逃跑,名誉要紧。”

  1949年6月,蒋介石在日记里三次提及上海作战,罕见的对昔日爱将汤恩伯怨恨不已。

  1、六月二日

  本日朝课后,见陈大庆,谈上海作战经过,炮兵几乎全失,战车亦失四分之三。汤始报为全部撤出,完全谎言。将领怯弱不勇,可痛!

  2、六月二十六日

  晚课后,汤恩伯来见。对汤沪战撤退以前,慌忙图遁,而未能充分准备,且未及时通知各将领,致被陷、被俘者大半,闻之痛愤,未知其将如何以见来者。除汤本身之外,而其副司令石觉,本为最有希望之将领,竟亦被其牵累,丧失信用,不能复其指挥所部,是诚等於死亡矣!将领如此,若不重新教育,作育后进,何能复兴耶?

  3、六月二十八日

  朝课后,与蔚文谈话。想至汤部败退损失实情,不胜悲愤。东南二十军以上之兵力,几乎被其送完,而彼犹自以为不差,毫无羞愧之心。

  三、

  汤恩伯在上海失守后,5月下旬逃到厦门,担任厦门守备总司令,9月厦门失陷,汤恩伯再逃金门……

  因为一系列的溃败逃跑,汤恩伯在蒋介石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晚年任“台北总统府”战略顾问,赋闲在家。1954年赴日本医治胃病,死在手术台上。

  汤恩伯葬礼过后的一次会议上,蒋介石再提汤恩伯:“本来汤恩伯在我们同志中,是一位极忠诚、极勇敢的同志……汤同志之死距离他指挥上海保卫战的时候,只有五年光景。这五年时间,还不到2000天,照我个人看法,假使汤同志当时能够在他指挥上海保卫战最后一个决战阶段,牺牲殉国的话,那对他个人将是如何地悲壮,对革命历史将是如何地光耀!我想他弥留的时候,回忆前尘,内心之感慨、懊悔和抱恨终天的心情,一定是非常难过,所以是值得我们检讨痛惜和警惕的。”

汉朝的皇后

烟云往事历史网-中国历史_盛唐历史事件_历史人物故事_中华五千年历史朝代故事_历史风云网

烟云往事历史网-中国历史_盛唐历史事件_历史人物故事_中华五千年历史朝代故事_历史风云网

标签:汤恩伯, 蒋介石, 国民党, 汉朝的皇后

转载请注明来自烟云往事历史网-中国历史_盛唐历史事件_历史人物故事_中华五千年历史朝代故事_历史风云网,链接:http://www.wangshiyan.com/ls/52438.html

相关文章推荐

蒋介石真正的死因是什么?真的是"慢性前列腺炎发作"?

蒋介石为何失败?张学良为何把原因都怪在这两人身上?

抗战初期空军损失殆尽,原本火冒三丈的蒋介石为何突然沉默不语?

日军一年就征服大半个中国,为什么七年都寸步不进呢

究竟是什么战役迫使日军出动100余辆车运回尸体?

揭秘蒋介石儿媳妇为什么会精神失常的真正原因

上一篇:46年陈毅粟裕之争是怎么回事毛泽东如何“摆平”

下一篇:粟裕谈“让司令”:并非谦虚 为作战指挥上便利

分享到:
45.2K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中国近代史栏目讲进中国近代历史事件及悲壮的人物故事。《中国血泪史》 从鸦片战争,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将近一个世纪的悠悠岁月,留下了太多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这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民国中期是中华民族最具历史性的转变期,涌现出了许多爱国的人物英雄。(关键词:近代历史事件,近代历史人物,中国近代历史小故事,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近代史不平等条约)

近代史历史故事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跪求评论~

Close

经典历史分类:历史人物故事

  • 汤恩伯
  • 蒋介石
  • 国民党
  • 慈禧
  • 历史杂谈
  • 抗战史
  • 成语故事
  • 武则天
  • 朱元璋
  • 诸葛亮
  • 曹操
  • 秦始皇
  • 历史人物故事
  • 刘备
  •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
  • 抗战
  • 刘邦
  • 皇帝
  • 中国近代历史故事
  • 中华五千年历史故事
  •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故事
  • 世界历史
  • 日本
R

一点资讯·快哉风的其它文章

T

「 近代史 」热点历史文章推荐

37年党组织为何否决陈毅与中国首位女将军婚事

37年党组织为何否决陈毅与中国首位女将军婚事

陈毅资料图“儒将”陈毅:情天恨海坎坷路陈毅是十大元帅里的才子,差点成为一个大文豪,所..

毛泽东曾为何事脱下帽子向许世友连鞠了三躬?

毛泽东曾为何事脱下帽子向许世友连鞠了三躬?

毛泽东与许世友资料图许世友被囚禁,躺在窑洞里的石炕上,因恼火,一连几个整夜未能睡着,刚一合眼,..

中原大战冯玉祥“神比喻”壮胆“害死”手下总司令

中原大战冯玉祥“神比喻”壮胆“害死”手下总司令

冯玉祥资料图日本名医矢原谦吉,民国时期曾在北京悬壶济世。由于医术精湛,得以结交京城许多名流商贾..

抗联残部撤退苦战生存比率40∶1 男兵坚持掩护女兵

抗联残部撤退苦战生存比率40∶1 男兵坚持掩护女兵

抗联臂章资料图她们个个百战余生浪漫不属于这支部队曾给一位导演看了一张照片,顿时引发连珠炮般的追..

诸葛亮风流倜傥英俊潇洒为何要娶一个大龄丑女为妻?

诸葛亮风流倜傥英俊潇洒为何要娶一个大龄丑女为妻?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也是三国时期有名的青年才浚其生的玉树临风,英俊潇..

令宋太宗胆寒的契丹皇后萧燕燕:17岁就步入朝

令宋太宗胆寒的契丹皇后萧燕燕:17岁就步入朝

民间广为流传的评书《杨家将》中,有一个大名鼎鼎的萧太后。她的原型,就是契丹历史上举足轻重、风光无..

LOGO图标
返回顶部

中国历代皇帝故事

  • 三皇五帝
  • 夏商周皇帝
  • 秦朝皇帝
  • 汉朝皇帝
  • 两晋皇帝
  • 南北朝皇帝
  • 隋朝皇帝
  • 唐朝皇帝
  • 五代十国皇帝
  • 宋朝皇帝
  • 元朝皇帝
  • 明朝皇帝
  • 清朝皇帝

精品历史栏目

  • 传统节日
  •   
  • 对联故事
  •   
  • 文化常识
  •   
  • 文化典故
  •   
  • 文化名人
  •   
  • 廉政故事
  •   
  • 科学技术
  •   
  • 风俗禁忌
  •   
  • 十二生肖故事
  •   
  • 人之初的故事
  •   
  • 孙子兵法全文
  •   
  • 文史疑案
  •   
  • 才女爱情故事
  •   
  • 天朝落日

历史朝代 + 历史故事 + 战争故事

  • 上古历史
  • 夏朝历史
  • 商朝历史
  • 西周历史
  • 春秋战国历史
  • 春朝历史
  • 汉朝历史
  • 三国历史
  • 魏晋南北朝历史
  • 隋朝历史
  • 唐朝历史
  • 五代十国
  • 宋朝历史
  • 塞北三朝·辽·金·西夏
  • 元朝历史
  • 明朝历史
  • 清朝历史
  • 民国往事
  • 古代史
  • 近代史
  • 世界史
  • 史学苑
  • 民间故事
  • 神话故事
  • 成语故事
  • 党史故事
  • 中国野史故事
  • 古代战争故事
  • 近现代战争故事
  • 世界战争故事
  • 抗日战争故事
  • 抗美援朝
  • 自卫反击战

声明:本站所收录的文章部分来源互联网,只提供给历史爱好者阅读,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盛唐烟云 | 历史风云 | 烟云往事历史网(www.wangshiyan.com) Copyright © 2016-2018   闽ICP备15010844号    QQ:1614644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