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人物故事故事
  • 历代皇帝列表
  • 史学苑
  • 三皇五帝
  • 春秋五霸
  • 战国七雄
  • 首页
  • 历史小故事
  • 历代皇帝故事
  • 战争故事
  • 文化故事
烟云往事历史网-中国历史_盛唐历史事件_历史人物故事_中华五千年历史朝代故事_历史风云网
烟云往事历史网传播中国历史文化,讲述中华五千年重大历史事件及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故事,以历史大事年表为主线,一览大秦、强汉及盛唐等各个历史朝代统治下国君、百官、将军、平民、军事家、名人及英雄传记故事。烟云往事,不一样的上古时期神话传说,夏商周春秋战国列国战争史,秦汉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史,隋唐宋元明清历代皇帝将相及平民生活文化史。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搜索选项:

  • 搜标题
  • 搜全文
  • 搜作者
建炎南渡北宋历史南宋历史盛唐烟云五胡乱华秦时明月封狼居胥京华烟云靖康之耻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商鞅变法东周列国志
  • 首页
  • 上古
  • 夏朝
  • 商朝
  • 西周
  • 春秋战国
  • 秦朝
  • 汉朝
  • 三国
  • 魏晋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宋朝
  • 五代
  • 塞北三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古代史
  • 近代史
  • 世界史
  • 野史故事
  • 民间故事
  • 神话故事
  • 成语故事
  • 党史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近代史

明朝历代皇帝简介:铁轨下的老鼠:清末川汉铁路亏挪股款案

中国历史故事网手机版 — 铁轨下的老鼠:清末川汉铁路亏挪股款案

主题:明朝历代皇帝简介,铁路,贪污,保路运动,近代史历史故事

2016-05-21

来源: 中国历史网

作者: 纵横捭阖

作者:纵横捭阖

编辑: 历史的天空

所属栏目: 近代史历史故事

文章类别

    中华五千年历史故事

Tags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 铁路 | 贪污 | 保路运动 |

明朝历代皇帝简介

  根据大清《商律》,专案组建议责令施典章退赔其亏挪各款,收缴其所有非法所得,并在全案定结后,“发交地方官监禁三年,罚金即定为一万元,缴清后方得释放”。相比这件案子引发的巨大雷声,处理结果简直就是毛毛雨。

川汉铁路开工典礼
川汉铁路开工典礼

作者:雪珥

  8月18日,一个广东人最爱的发财吉日。而1910年之前的这一天,广州市前市长(知府)、四川人施典章,却一点也看不出自己有任何“发一发”的迹象。

  在这盛夏的一天,施典章有如热锅上的蚂蚁——而且是麻辣热锅上的。

  一个惊人的消息如同这个季节江南天空中常有的炸雷:昨天(1910年8月17日),正元钱庄的大股东陈逸卿与其他股东一同被捕。此时,距正元钱庄在股灾中倒闭还不到一个月。

  上海毕竟是大清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与时俱进相当地有成效,地方当局面对股灾这类新形势下的新问题,而且是具有国际影响的突发事件,其快速反应之迅捷,大大超出施典章及所有人的预料。

  “市长下海”

  施市长早已不是市长了,虽然还保留着“公务员”的身份和“厅局级干部”的级别,官场、商场应酬时人们还称呼他为“府台”。

  如今他是施总,川汉铁路公司(简称川路公司)的CFO(“总收支”)。5年前(1905年),当他带着干部身份这一救生圈下海时,那可是由煌煌的中央文件任命的,而且是最高级别的中央文件——圣旨。川路公司已经在两年前(1907年)改成了商办,但公司的主要管理人员依然由上级指定、而非股东会推选。施总成了众多兼跨官场、商场的“两栖”干部之一,头上帽子红灿灿,保障着退路,而腰里钱包则是鼓囊囊的,代表着奉旨下海的巨大收获。

  施典章并不满意自己在政治上的进步。参加工作以来,在官场中辗转迁徙,也就先后混了个琼州(海南岛)和广州的知府。当年的琼州,可不是什么令人羡慕的地方,有点门路的干部,绝对是“一颗红心,一种准备”——坚决不到这种“广阔天地”去“大有作为”。施典章扎根天涯海角几年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终于熬到了广州知府,一跃进入大清国改革开放的一线干部行列。广州此时虽被上海压了一头,但好歹也还是繁华所在,这令出身四川泸州的施典章成为川籍干部中少数号称懂些洋务、懂些经济的人物之一。

  开了眼界的施典章,开始盘点自己的人生:仕途上蹉跎半生,只混了个厅局级,凭自己有限的才干和更为有限的人脉,要继续走下去的话,前景实在暗淡。正好当时有个机遇,国有“央企”川路公司需要一名干部负责投资事务。施典章既是四川人、又有着抓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级别也够。经过一番“运作”,在川路公司“总理”(总经理)乔树木丹的引荐下,他得到四川总督锡良的赏识,终于下海经商。

  乔树木丹也是四川人(华阳),当时还兼着教育部部长助理(“学部左丞”),主要还是在北京为公司勾兑高层公关。川路改了所谓的“商办”后,由上级任命“总理”的方式并没改变,并且在成都、宜昌和北京三处设立办事机构,任命了三位“总理”,老乔便成了“驻京总理”,依然掌握公司的实权。

  施市长成了施总,工作的地点也从广州转移到了上海,但手里的权力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大大扩大。尽管只是一名享受厅局级待遇的企业干部,他却掌握着一个在上海滩乃至全中国畅行无阻的法宝:资金——足足350万两的白银!这是川路公司已经筹集的资本金中的一半,放在上海这个金融中心进行“资本经营”,期望着用钱生钱。即使在上海,这也绝非一笔小钱,施总的晚餐如果多吃几颗川椒的话,上海滩第二天就一定会感觉到那股呛人的冲劲。

  比起那以老窖而著名的家乡,施典章更为习惯生活在这个华洋杂处的东方巴黎。巨大的权势令他并不艰难地就弄明白了一个硬道理:这个大都市表面上充满了歧视,却在金钱面前人人平等,你的钱包有多鼓,你的嗓门就有多粗。而坐拥350万两白银的施总,当然是能绕梁三日的男高音。

  风紧,扯乎!

  川汉铁路的建设,一直是大清国从中央到地方的重点工程,而且是重中之重。“要想富、先修路”的经济驱动之外,这条拟议中的铁路,也成为对抗英、法在大清国西南地区边疆不断扩张蚕食的战略布局。

  但是,一心雄起的大清国,却尴尬地遭遇了致命的“肾亏”——财政没钱。于是,发动民间的力量,打一场铁路建设的“人民战争”,就成为几乎唯一的选择。川路公司尽管在创立伊始定性为国有企业,其资金却依然大多来自民间,而且是来自向全省农民强行摊派征收的“租股”。这与其他铁路的民资主要来自商界投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埋下了日后酿成大规模群体性事件而终至不可收拾的伏笔。

  几年来川路公司终于筹集了近千万两的资金,这都是“川人一点一滴之膏血,类由倾家破产,敲骨吸髓而来”(《民立报》),但离川路建设所需的5000万两资金还差得远,便正好被管理层作为资本经营的借口,以便为这些资产“保值增值”。在投资另一国有企业重庆铜元局失败后,川路公司承受了200万两的巨大损失,痛定思痛,余下的资金便被集中调集到了上海与汉口,进行相对保守的投资。在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上海,川路公司投放了一半的资金350万两,并由施典章亲自坐镇。

  按照川路公司内部风险防范的要求,公款在上海钱庄存放,每一钱庄的存款上限不得超过15万两。而施典章之所以为正元钱庄老板陈逸卿的被捕而担心,就是因为他几乎把所有的宝都押在了陈逸卿的身上:在陈逸卿实际控制的正元、兆康和谦余三家钱庄,川路公司的总存款居然高达113.5万两。

  自从上个月正元在股灾中倒闭后,施典章就一直惴惴不安,担心陈逸卿会出事。为了防范万一,施典章已经拍电报,将小妾和儿子都招到了上海,悄悄地提了8万两银子,到处放风说自己将到香港去售出被套的股票,以便弥补亏空。

  陈逸卿被捕的事情,闹得上海滩沸沸扬扬。陈逸卿还兼任着几家美资公司的买办职位,在老美的强力干预下,陈并没有被关进上海县那暗无天日的看守所,而是羁押在“中外合作”的特别法院“会审公廨”内。后世的史家多将此解释成美帝国主义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为“汉奸”护短,其实,陈经手了太多与美资公司相关的业务,只有把他控制在手上,美国人才能弄清那一盘糊涂账,在这场金融风暴中保护自己的利益。

  陈逸卿好歹有美国人罩着,但自己既在朝中无人,又无海外关系,施典章此时最后悔的,就是没早当个“裸官”或“裸商”,早些把家眷安顿到香港,办好洋护照,一旦“风紧”就能“扯乎”。

  上海硕鼠仓

  9月25日,还没来得及出逃的施典章,在上海被两江总督张人骏、江苏巡抚程德全所派的“专案组”实行了“双规”。唯一值得他欣慰的也许应该是:虽然只有“厅局级”的身份,他的案件却是由大清最高领导、溥仪小皇帝的老爸、摄政王载沣亲自批示查处的。

  专案组本来以为办的是一件渎职案,清理清查的结果却令他们大吃一惊:这根本就是一件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的贪污大案。

  除了违反规定在钱庄超额存款外,施典章还涉嫌侵吞公款,数额高达百万两。

  根据公司账目,施典章在正元钱庄所存公款应为50万两,但钱庄方面却只认账40万两,并且向专案组提供了一张加盖着川路公司专用印章的收据:施典章已经取款10万两。同样,在存放了38万两公款的兆康钱庄,专案组也发现施典章已经取走了其中的10万两,余额仅有28万两。而这两笔共20万两的取款,在公司账簿中毫无记载。

  专案组紧急提审施典章。施辩称,提取的并非公款,而是帮朋友经手的私款,是拿朋友的橡胶股票作抵押而从钱庄得到的贷款,与公司无关。此说如果属实,则吃进股票作为抵押物的钱庄只能自认倒霉。正元钱庄的经理何兆政,坚决否认施典章的说法。钱庄手握川路公司提款收据,手续清晰,证据确凿,专案组最后认定,施典章涉嫌挪用乃至贪污公款20万两,必须退赔。

  除了在陈逸卿为股东的三家钱庄违规存款外,施典章还在陈逸卿担任买办的一家外资银行“利华银行”,存放了95万两的公款。公司账目显示,这笔存款,在3月份时被提取了20万两。在5月份又提取了15万两,却记载为“兰格志抵款”(即兰格志橡胶股票,参阅本报8月16日先锋话题版《亡国的股灾》),也就是说,这笔15万两被用于公司购买兰格志股票。公司账目显示,利华银行的存款余额应为60万两。

  但是,施典章却提供了另一矛盾的说法。他解释说,以公司名义购买的兰格志股票总共485股,每股进价1750两,另加了5两的虚头,加上手续费等,总共入账开支为852990两。而资金则有55万两来自公司现金储备,29万两来自汇丰银行和义善源钱庄的抵押贷款,抵押物就是这批购进的兰格志股票,其余一些小的余款则由施本人垫付。根据施的说法,根本就没有动用利华银行账上那15万两。

  这是一个巨大的漏洞。专案组怀疑利华银行那15万两其实已被施典章本人鲸吞。进一步的调查表明,这份所谓的“利华银行”的存款协议中,居然没有银行的信用戳记,也没有洋商的签字,而只有施典章与陈逸卿两人的签名盖章。更为可疑的是,作为外资银行出具的存款协议,居然没有载明明确的存款数额,而只写了个模糊的“95万两以内”。而且,协议还约定存款到期后,川路公司不得自行向利华银行提取,而只能由陈逸卿个人负责归还。专案组因此认定,这一存款实际与利华银行无关,而是施典章与陈逸卿之间的私下放贷,陈逸卿既然已经破产,该笔存款“亦与被倒无异”。

  施典章以公司名义购入的兰格志股票,也被专案组发现了重大疑点。施典章是在5月份购入该股票的,遍查当时的股票报价,都在1400~1500两之间,每股至少虚报了250两的“花头”,总共虚报了12万两。更为吊诡的是,这笔股票也在公司的账簿上“渺无踪迹”。

  被震惊了的江苏专案组立即将此案情逐级上报给了中央。在中央批示下,负责全国铁路建设的邮传部派出了第二个专案组,进行更为深入的调查,却发现在案发前两年,施典章还曾经向陈逸卿名下的其他两家钱庄分号存入款项,而且居然都是在这两家分号宣布倒闭之后。施典章还曾将一笔17万两的公款,私自移存汇丰银行,公司账上亦无记载。

  根据举报线索,邮传部专案组在陈逸卿的一家钱庄分号内,查获一个账簿,详细记载了与施典章之间有关一笔60万两放贷的往来细目。这就是公司账簿上所谓“利华银行”的存款。

  至此,邮传部专案组认定:施典章“滥放路局所存之亩捐公款”,350万两公款被“亏挪竟至200万两”,这都是“小民之脂膏血汗”,绝不是什么“盈亏乃商家常事”;施典章以购买兰格志股票为幌子,大肆侵吞公司公款,浑水摸鱼;施典章将公款私存到汇丰银行及已经倒闭的钱庄,数额巨大,情迹可疑,“迹近侵蚀”。

  根据大清《商律》,专案组建议责令施典章退赔其亏挪各款,收缴其所有非法所得,并在全案定结后,“发交地方官监禁三年,罚金即定为一万元,缴清后方得释放”。相比这件案子引发的巨大雷声,处理结果简直就是毛毛雨。

  谁也料想不到的是,这场毛毛雨却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一场远比金融风暴更为可怕的飓风,正在青萍之末酝酿……

明朝历代皇帝简介

烟云往事历史网-中国历史_盛唐历史事件_历史人物故事_中华五千年历史朝代故事_历史风云网

烟云往事历史网-中国历史_盛唐历史事件_历史人物故事_中华五千年历史朝代故事_历史风云网

标签: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铁路, 贪污, 保路运动, 明朝历代皇帝简介

转载请注明来自烟云往事历史网-中国历史_盛唐历史事件_历史人物故事_中华五千年历史朝代故事_历史风云网,链接:http://www.wangshiyan.com/ls/1358.html

相关文章推荐

古代奇特贪污手段!清代官吏的灰色收入差距大

西汉商人不许穿丝坐马车官员贪污竟父子连坐?

中国铁路路徽的含义

"铁路"秦朝一个伟大的发明后来失传实在可惜!

"铁路"秦朝一个伟大的发明后来失传实在可惜!

抗战中毛泽东怒惩何人 称这样的莠草生长就要拔掉

上一篇:丁日昌为何禁毁《水浒传》

下一篇:辜鸿铭:盛宣怀办洋务只懂拿洋人吓唬朝廷

分享到:
45.2K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中国近代史栏目讲进中国近代历史事件及悲壮的人物故事。《中国血泪史》 从鸦片战争,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将近一个世纪的悠悠岁月,留下了太多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这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民国中期是中华民族最具历史性的转变期,涌现出了许多爱国的人物英雄。(关键词:近代历史事件,近代历史人物,中国近代历史小故事,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近代史不平等条约)

近代史历史故事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跪求评论~

Close

经典历史分类:历史人物故事

  •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 铁路
  • 贪污
  • 保路运动
  • 慈禧
  • 历史杂谈
  • 抗战史
  • 成语故事
  • 武则天
  • 朱元璋
  • 诸葛亮
  • 曹操
  • 秦始皇
  • 历史人物故事
  • 刘备
  •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
  • 抗战
  • 刘邦
  • 皇帝
  • 中国近代历史故事
  • 中华五千年历史故事
  •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故事
  • 世界历史
  • 日本
R

纵横捭阖的其它文章

谭伯牛专栏:侗愿而坚邹汉勋

谭伯牛专栏:侗愿而坚邹汉勋

邹汉勋(1805—1854)是近代中国有名的学者,博学而能专精,在历史地理学(旧称舆地之学)的贡献尤其突出。..

千刀万剐:明朝太监刘瑾被凌迟3357刀

千刀万剐:明朝太监刘瑾被凌迟3357刀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历史长河中,有一种残酷的刑法叫“凌迟”。凌迟的本义是指山势渐渐累积增高。而作为一..

蒋介石爱吃庐山三杯鸡并带去台湾

庐山不仅以文化景观闻名,美食也名闻天下,且不说庐山的三石“石鸡、石鱼、石耳”如何肉嫩鲜美,味道..

T

「 近代史 」热点历史文章推荐

37年党组织为何否决陈毅与中国首位女将军婚事

37年党组织为何否决陈毅与中国首位女将军婚事

陈毅资料图“儒将”陈毅:情天恨海坎坷路陈毅是十大元帅里的才子,差点成为一个大文豪,所..

毛泽东曾为何事脱下帽子向许世友连鞠了三躬?

毛泽东曾为何事脱下帽子向许世友连鞠了三躬?

毛泽东与许世友资料图许世友被囚禁,躺在窑洞里的石炕上,因恼火,一连几个整夜未能睡着,刚一合眼,..

中原大战冯玉祥“神比喻”壮胆“害死”手下总司令

中原大战冯玉祥“神比喻”壮胆“害死”手下总司令

冯玉祥资料图日本名医矢原谦吉,民国时期曾在北京悬壶济世。由于医术精湛,得以结交京城许多名流商贾..

哪位中共女地下党带给军统头目戴笠一生最大耻辱

哪位中共女地下党带给军统头目戴笠一生最大耻辱

戴笠资料图1940年的一天,一颗“重磅炸弹”爆炸在国民党军统电讯总台,这就是震惊国民党最..

加内林发明降落伞

加内林发明降落伞

在历史上,航空曾是一项充满危险的事业。但自从有了降落伞,就大大增强了飞行员的安全感,也挽救了不..

哪一首歌颂中共的歌曲遭禁三十年?

哪一首歌颂中共的歌曲遭禁三十年?

提要:成为开国大典的演奏曲目之一,本应是这首歌曲的光荣,是创作者的光荣,但没想到,厄运因此而来..

LOGO图标
返回顶部

中国历代皇帝故事

  • 三皇五帝
  • 夏商周皇帝
  • 秦朝皇帝
  • 汉朝皇帝
  • 两晋皇帝
  • 南北朝皇帝
  • 隋朝皇帝
  • 唐朝皇帝
  • 五代十国皇帝
  • 宋朝皇帝
  • 元朝皇帝
  • 明朝皇帝
  • 清朝皇帝

精品历史栏目

  • 传统节日
  •   
  • 对联故事
  •   
  • 文化常识
  •   
  • 文化典故
  •   
  • 文化名人
  •   
  • 廉政故事
  •   
  • 科学技术
  •   
  • 风俗禁忌
  •   
  • 十二生肖故事
  •   
  • 人之初的故事
  •   
  • 孙子兵法全文
  •   
  • 文史疑案
  •   
  • 才女爱情故事
  •   
  • 天朝落日

历史朝代 + 历史故事 + 战争故事

  • 上古历史
  • 夏朝历史
  • 商朝历史
  • 西周历史
  • 春秋战国历史
  • 春朝历史
  • 汉朝历史
  • 三国历史
  • 魏晋南北朝历史
  • 隋朝历史
  • 唐朝历史
  • 五代十国
  • 宋朝历史
  • 塞北三朝·辽·金·西夏
  • 元朝历史
  • 明朝历史
  • 清朝历史
  • 民国往事
  • 古代史
  • 近代史
  • 世界史
  • 史学苑
  • 民间故事
  • 神话故事
  • 成语故事
  • 党史故事
  • 中国野史故事
  • 古代战争故事
  • 近现代战争故事
  • 世界战争故事
  • 抗日战争故事
  • 抗美援朝
  • 自卫反击战

声明:本站所收录的文章部分来源互联网,只提供给历史爱好者阅读,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盛唐烟云 | 历史风云 | 烟云往事历史网(www.wangshiyan.com) Copyright © 2016-2018   闽ICP备15010844号    QQ:1614644937